当代台湾民众的个人意识、自我意识、和主体意识不断觉醒并增强,导演们不再一味编织美好的生活,或爱情幻景,他们努力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,塑造着属于当代台湾青年的生活艺术写照和心理动态映像。
新青春电影的创作者们,总是以自己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基本准则,并与自己的美学观相融和,对台湾的现实和历史进行独具个性特色的思考和反思,由此出发将理念展现在个人创作之中,体现着当代社会意识下对现实的批判精神。
但又因为电影作为一门独立性明显、主体性意识强烈的艺术,台湾新青春电影中充满了,很多创作者们感性的期待。
无论从人物设置还是情节安排亦或主题思想上,他们都极力追求着艺术性和思想性,这就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一种,感性意识强烈的创作风格。
他们不一味追求电影的社会功用,而是把很多的关注放置于对人性的关注,这些温和又趋于生活之上的理想化表达,必然带有很多自己依靠感受、感觉和经验而来的感性色彩。
新青春电影所承载的是,具有独立思想的台湾新青年知识分子,所坚守的人生信念和生存之道,所以每一部新青春影片,都彰显着背后创作者们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及美学观。
“新青春电影”不是任何文化运动的产物,而是台湾新生代电影人在日益丰富,而彷徨迷失的社会环境下,苦苦摸索的结果。
创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细心的观察和艺术的表现来超越生活,所以追求情节的真实性和生活性,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思考特征,成为新青春电影的独特风格。
这种个性意识具体表现为:一是持续性对个体成长经验进行思考;二是高度关注和表现个体当下的生存状态;三是创作主体更加个性化的电影创作美学观。由此产生的某些台湾新青春电影市场受众狭小,以及创作的困境都不容忽视。
由于这种个性意识的影响,青春电影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自己的困境。新青春电影的代表导演易智言就曾表示,在青春电影的大批量生产中,许多影片失去了青春影片应有的灵魂,这一灵魂就是“成长”。纵观优秀青春影片的主题我们不难发现,他们都在运用各种形式述说主人公们的成长经验。
纵观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新青春电影我们发现,它们普遍承载着创作个体意味深长的思想理念,这种哲思是有既有深度又有维度,不仅仅漂浮于青春鲜美的表面,而是深挖着与时代相映衬的青年一代的思想特质。
在个人意识极具旺盛的当下,如何让电影作品即满足社会需求又不失创作者的艺术思考,是对当代台湾新青春电影人,提出的巨大考验。
伴随着个性意识的不断加强,创作个体情感轨迹的表述也必然增多,这种感性意识弥漫的特征,恰好酝酿出台湾新青春电影,朦胧婉约之气。
但在形成自己风格的同时,难免会让部分电影创作投机取巧,在形式上大做文章,陈腔滥调的无病呻吟或是没有主题的无端拼凑,都是当下台湾新青春电影,需要重视的弊端现象。
笔者认为其实青春主题并不浅显,感性意识下电影人不应忘记内心的准则,不能单纯为赚得票房而生发劣质创作,丧失本该有的艺术精神。
电影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,是十分重要的文化反映。因此,某种程度而言,电影在历史境遇下文化视角的选择和渗透,对一部电影的优劣和受欢迎与否,有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与此同时,新青春电影人中的中坚力量钮承泽则,在艺术理想与商业之间,使台湾新青春影片展露出新世代的光辉。
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立足于社会现实和生活细节,开发和拓宽青春成长的单一维度,通过爱情、亲情、友情的鲜活故事,把宽容、勇敢、坚毅和责任熔铸于民族历史成长轨迹之中。
他们在践行这种创作理念的同时,也酿就了台湾新青春电影与众不同的审美特征。优秀的新青春电影也通过谦虚、平和、内敛的故事,表达反映出台湾民众的坦诚、谦卑和笃定。正是这些迎合大众口味又不失精神内涵的影片,使台湾青春电影在新时代奏响了崛起的华章。
台湾新青春电影近年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和受众群,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,电影人如何坚守住前人耕耘下的稳定市场。
文章来源:《当代会计》 网址: http://www.ddhj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421/1020.html